打开我们的日记,阅览我们的网站,可以清晰看到,新西兰中华教育基金会最后一个完成的项目是与新西兰孔子学院合作开展的资助新西兰二十几位高中生到中国去的第二期“新西兰学生中国学习营”。那些或激昂或静默或快乐或感动的文字和照片,一个个活蹦乱跳着簇拥到我们跟前,七嘴八舌地要跟我们讲新西兰的学生们在中国的故事。
这是一群从未到过中国的孩子,虽然他们在新西兰接触过汉语,有的是自学了汉语,有的是在学校里选择汉语作为自己的选修课程。但是,中国在他们心里,除了能说出几个城市的名字,基本上就像一个神秘而又神奇的未知谜团。终于,他们去到了那个向往已久的东方国度,在深圳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街头感叹现代都市的模样;他们到上海复旦大学的殿堂去学习汉语、到贵州苗乡去体验那里浓郁的民族风情……
就在那以后不久,2020年初,新冠病毒Covid-19悄然开始了对人类的攻击,1月23日,武汉实行封城,随之不久,病毒以破竹之势,来势汹汹、让人猝不及防,旋即席卷了全球。新西兰也未能幸免,2月28日,第一例新冠病毒病例在新西兰出现,3月23日实行全国封锁!直到今天,一年多的时间让全球的人们在艰难中熬过来了,而新西兰中华教育基金会的行事日历却停滞在了2019年12月,那时候,第二期“新西兰学生中国学习营”如期完成。打那以后,随着新冠疫情的蔓延,纵然我们有着各种规划,做好了各种准备,可是,一次又一次的封锁,边境一直处于关闭状态,束缚了我们的手脚,于是,所有的项目不得不搁置……
时间来到了2021年9月,新冠疫情又起,新冠病毒的变种Delta再度让许多国家包括新西兰、中国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侵害,新西兰甚至不得不再次实行最严格的四级封锁,在这样的背景下,情势很难让人乐观,人们预测,即便是到了2021年末,边境开放的可能性依然微不可见,我们很难能够找到重启各种公益项目的契机。
如今的我们,有着这样一些心情。
第一种心情,是怀念,怀念疫情爆发之前的那些日月。
2006年,也就是基金会成立初年,我们开启了“托起明天的太阳”捐助项目,怀里揣着新西兰爱心人士、企业、团体捐助给256位贫困地区学生的善款,我们的理事们,自费从新西兰去到国内,在当地各级侨务部门的帮助下,翻山越岭,走到贵州贫困山区的二十多所乡村中小学,把侨胞们“一对一”捐助的每一分钱,全部送到被捐助的每一个孩子手里;当我们离去时,孩子们把我们送出小村很远,说要把我们送到新西兰。我们跟孩子们说,新西兰太远了,要坐很久的飞机才能到,就送到这里吧。孩子们不得不惋惜地停下了脚步,我们走远了,都还看得见他们依然向我们挥动的手臂……
十多年的日月里,我们从最初的“一对一”捐助项目,逐渐扩展到乡村中小学图书馆(室)建立、图书捐助、电脑教室捐建、设置奖学金项目、与孔子学院合作开展新西兰学生中国学习营等项目;从最初的贵州省拓展到甘肃、新疆、青海、云南等多个省区。我们见到的那一幕幕–山乡里的孩子们第一次捧着从未读到过的课外书籍那渴望的表情;同学们第一次敲击电脑键盘就能看到整个世界是流露出的那份惊讶;家贫但品学兼优的学生从校长手里接到从远在新西兰的侨胞捐助的数千元奖学金时激动的泪花–深深烙在了我们的心坎里,怎么也难以忘记。
第二种心情,是感恩。
太多太多的人们值得我们感激,首先是新西兰各界的爱心捐助人和我们基金会的义工朋友们。
我们经手的所有项目,所有费用都是各界的爱心人士捐助的。基金会的理事们或许也是捐助人,但他们更是这些善款的搬运工。没有各位爱心人士的捐助,我们不可能设置和完成这些项目,更不可能让这么多的学校和孩子们得到捐助;每次举办大型慈善捐款活动,光靠我们的理事,人手是不够的,众多义工朋友们抽出自己宝贵的时间,无私地帮助我们,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到处是他们奔忙的身影。等夜深人静工作完成了,连一口热水都没来得及喝,他们就已经带着自己的疲累和笑容离开了,因为第二天他们还要早起奔赴赶往自己的工作或者课堂。对我们的捐助人和义工朋友们,我们无以回报,只有一句从心坎里发出的心声:感谢,感激,感恩。
还要感谢帮助过我们的在国内的义工和各级侨联的工作人员。
从2006年起,“托起明天的太阳”一对一捐助项目每年都捐助200余名贫困地区的孩子。后来国内实行了9年义务教育,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发达地区还是相对欠发展地区,教育条件都提升了很多,项目捐助目标转向了高中学生。捐助款的发放,除了第一年的项目捐助款是由新西兰中华教育基金会的理事们亲自去到受捐地区发放以外,以后的捐款,都是在国内的热心义工和各级侨联工作人员帮助我们发放的。当收到他们通过电子邮箱发来的有着孩子们签字和拇指红印的捐款发放单,我们的眼睛不由得湿润了。我们对你们有着绝对的信任,但是,唯有让被捐助的学生们在每一张写着金额的单子上亲笔签上自己的名字,才能告诉人们,爱心人士捐助的每一分钱,都发放到了孩子们手里。
我们不能想象,没有你们尽职和细致的帮助,我们怎么能够让这些项目像在阳光下茁壮生长的禾苗,葱葱郁郁。
第三种心情,是向往。
疫情封锁了我们的脚步,但却锁不住我们的向往。
虽然我们理事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义务工作者,但是,既然投身于这个行列,我们肩上就承载着一份责任。我们感受得到来自国内那些还需要帮助的地区的学校和孩子们期盼的目光;我们感受得到广大爱心捐助朋友们的嘱托和信任。
我们在等待,等待着疫情的结束。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将重新回到公益工作域场,重启我们的项目,将捐助人的爱心传递出去,要让公益之花更鲜艳地盛开,让公益之果更为饱满丰硕!
最后,新西兰中华教育基金会全体理事,衷心祝福广大捐助人朋友、义工朋友、各省区侨联工作人员、各学校的老师同学们,平安度过2021年,迎来美好的2022年;在未来的每一个日子里工作顺利、学习进步、身康体健、万事如意!
新西兰中华教育基金会
2021年9月